|
- 陶瓷和瓷器还再傻傻分不清?看完这你就明白 - 知乎
人们总是把瓷与陶相提并论而称之为“陶瓷”,这个词其实包含了两部分,陶器和瓷器,从外观上看,一个比较精细,一个比较粗糙。 由于陶器发明在前,瓷器发明在后,所以瓷器的发明,很多方面受到了陶器生产的响 但陶与瓷无论就物理性能,还是就化学成分而言,都有本质的不同。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表现在: (1)原料区别: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,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,以高岭上作坯。 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,则可成为陶器,例如古代的 白陶 就是如此烧成的。 高岭土 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,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。 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,在烧到1200℃时,则不可能成为瓷器,会被烧熔为玻璃质。 (2) 温度区别:
- 陶和瓷的根本差异是什么? - 知乎
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在于,一、使用材料;二、烧成温度,二者缺一不可。 陶器可以使用包括瓷土在内的各种矿物粘土制作,烧成温度较低,多在700—1000℃之间,胎体基本烧结,不再遇水分解,但气孔率和吸水率较高。 在显微镜下观察胎体,极少存在玻璃相莫来石结晶体,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瓷化,敲击之声较沉闷。 而瓷器使用的是氧化铝含量较高的瓷土即高龄土烧制。 瓷器的烧成温度至少在1100℃以上,胎质基本瓷化,显微观察有大量莫来石结晶体存在,气孔率和吸水率较低,敲击之声清脆。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,最低甚至达到800℃以下,最高可达1100℃左右。 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,大都在1200℃以上,甚至有的达到1400℃左右。
- 陶器和瓷器的六点区别
陶器和瓷器作为两种不同的东西,它们存在着本质的区别,但是陶器与瓷器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,归根结底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,是陶器的进步与飞跃,陶器和瓷器都是火与土的交融。
- 瓷器与陶器的区别_博物馆
瓷器脱胎于陶器,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,逐步探索出来的。 它们之间有哪些不同呢? 1 作胎原料不同,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、瓷土或高岭土;陶器一般用粘土,少数也用瓷土。 2 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700~1000℃,瓷器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℃以上。 3 陶器一般表面不施或施低温釉,其助熔剂为氧化铅。
-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要点--书画--人民网 - People
但陶器与瓷器无论就物理性能,还是就化学成分而言,都有本质的不同。 总的来说,陶器与瓷器的区别还是很大的,瓷器比陶器细腻,而陶器特别的粗糙,陶器有杂色,微带点褐色的斑点;陶器的价值没有瓷器的大。
-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- 知乎
人们把陶器和瓷器统称为“陶瓷”,两者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,但陶器和瓷器存在一定的关系,无论是陶器还是瓷器,都是土与火交织的产物,并且在原料选择、加工、烧制其原理存在共通之处,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之前陶器制作经验的积累。
- 話說,陶器和瓷器的區別到底在哪裡?只要看完這篇文章就夠了
總之,接下來我們快速簡單地幫大家釐清一下陶器和瓷器的5個差異(重新振作)。 1 原料不同 4 透明度 5 保溫性 一般來說,陶器和瓷器常見的5個差異點,會是: 1 原料不同 作為人類最古老的發明之一,陶器的原料就是黏土或是陶土(你沒看錯,就是這麼簡單,沒有什麼黑科技在裡面)。 瓷器則是在陶器製作的基礎上,使用高嶺土做為原料製作出來的。 高嶺土跟陶土最大的不同,就是富含較多的長石、矽石等矽酸鹽礦物。 2 燒製溫度 陶器的燒製溫度大多落在900〜1,200度之間,瓷器通常都在1,200度以上的高溫燒製。 簡單記憶就是:瓷器的燒製溫度比陶器高。 3 硬度不同
-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是什么?制作工艺有什么差别? - 知乎
我们区别陶与瓷的诸多不同,最本质的特征唯有胎质的不同,才是最根本的。 因此,烧成温度不能作为判别陶与瓷的本质因素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