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- 杜甫的生平如何概括? - 知乎
杜甫:(712年2月12日-770年),字子美,号少陵野老,一号杜陵野客、杜陵布衣,唐朝现实主义诗人,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。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的分支,唐朝时京兆杜氏都多自称为杜陵人,所以杜甫晚号杜陵。因其曾任左拾遗、检校工部员外郎,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;又称杜
- 杜甫 - 知乎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
- 如何评价杜甫的一生? - 知乎
为了使我们能够比较容易、比较清楚地看出杜甫创作的发展过程,以及他的创作和他的生活的密切联系,我们把杜甫的诗,大体上分成了四个时期。 这第一期,是读书游历时期,包括他三十四岁以前的作品。据《壮游》诗:“七龄思即壮,开口咏凤凰。”又据《进雕赋表》:“臣幸赖先臣绪业,自
- 如何评价杜甫? - 知乎
杜甫是一个被误解的比较深的人。普通读者对杜甫的认知是忧国忧民,苦哈哈的,然后以某种道义高地取得了现在的地位。所以凭借“安得广厦千万间”云云代表了怎样的境界,断言杜甫如何出类拔萃。 这种观点纯属照本宣科,全盘接受教科书对杜甫的刻板描写。实际上杜甫的诗非常精深,也并不
- 杜甫的绝句 《绝句》一 《绝句》二 《绝句》三_百度知道
1 绝句 唐代:杜甫 两个 黄鹂 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 窗含 西岭 千秋雪,门泊 东吴 万里船。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,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。 我坐在窗前,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,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。 2 绝句二首 唐代:杜
- 杜甫到底是(初唐、盛唐、中唐、晚唐)那一阶段的诗人?_百度知道
杜甫 一生经历了盛唐、中唐、两个时期。 杜甫(712年—770年),盛唐(713年——766年),中唐(766-835)。 杜甫一生基本都处于盛唐,在生命的最后四年是在中唐,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 吴越 和齐赵,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。三十五岁以后,先在长安应试,落第;后来向皇帝献赋,向贵人投赠
- 杜甫的代表作有哪些_百度知道
杜甫的代表作有《登高》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,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
- 杜甫《登高》中表达了哪八种“悲”? - 百度知道
杜甫《登高》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 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 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 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 《登高》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(767)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。 词句注释 ⑴登高: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,历来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