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(2018年版)
食管胃结合部腺癌(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,AEG)是近年愈受重视的一类恶性肿瘤,并甚有将其归为一种特殊类型肿瘤的倾向。 在过去的40余年,无论胃癌或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 [1, 2]。 2014年全国癌症登记报道中,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0 00 10万人和21 48 10万人,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8 85 10万人和14 11 万人 [3]。 基于Globocan 2012数据的分析发现,东亚 东南亚的新发贲门癌在全球占比高达59% [4]。 我国一项单中心胃癌及食管下段癌外科病例的联合登记研究发现,在1988—2012年期间AEG的构成比由22 3%增长至35 7% [5]。
- 条目-胃食管结合部腺癌-2B71. 0-定义与概况-家医大健康
胃食管结合部腺癌(Adenocarcinoma of the oesophagogastric junction, AEG)是指产生并跨越胃和食管交界处的腺癌。 根据Siewert分型,AEG分为三种类型:I型为起源于食管远端的肿瘤,II型为起源于贲门或食管胃连接处,并累及食管和胃的肿瘤,III型为起源于近端胃且侵犯至
-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外科诊疗现状 - 中华医学杂志 - Yiigle. com
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(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, AEG)是指起源于上消化道腺上皮并侵犯食管胃结合部的腺癌性病变。 目前,东西方学者对于如何定义AEG仍存在争议 [1]。
-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(2024 年版)解读
食管胃结合部腺癌(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⁃ gastric junction,AEG)的发病率近20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,由于AEG 解剖位置的特殊性,其定义、分期及外科治疗策略存在诸多分歧与争议。
- 食管-胃结合部腺癌,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eal-gastric . . .
目的:食管癌和食管胃交界部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仍然是根治性手术,而术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颇多,包括临床、病理等诸多方面,目前尚无定论。
-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指南-MedSci. cn
本文将《NCCN 临床实践指南: 食管和食管胃结合部癌》2022年第1~4版指南中对于分子标志物检测和基因风险评估、内镜和外科治疗、围术期治疗、系统治疗方案等方面的更新内容进行汇总并予以解读。
- 2023 临床实践指南:食管胃结合部癌 | 辉瑞医学信息网站
【发布机构】 国外肿瘤科相关专家小组 【语种】 英文指南 【出处】
-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(2024年版)解读
食管胃结合部腺癌(AEG)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,其定义、分期及治疗策略存在诸多分歧与争议。 2018年9月,我国发布了首部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(2018年版)》,积极推动了胸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AEG外科治疗策略的规范性和一致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