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维特根斯坦“ 意义即使用”中的意义观探究
摘 要:通过驳斥“ 意义指称论” ,维特根斯坦提出了“ 意义即使用”的哲学观。不过,该观点并没有从正面解释“ 意义是什么”,而是把问题的焦点引向语境,即强调词的意义要放在每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。维氏在文中提到了“ 苹果”、“ 红” 和“ 五”这三个词的区别,但关于这些词的意义,他并
- ① 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 - pku. edu. cn
”① 笔者下面将提出和论证“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” (SCLM),②它包含6个 命题,即P1—P6,其主旨是把语言的意义由“语言和世界”的二元关系变成“语 言、人和世界”的三元关系,其中语言共同体对语言和世界的关系施加了决定性 影响。
- 文化符号学的新视角:符号的感知 与意义的半自动生成
[ 3]( - 6)索绪尔作为结构主义的肇始,其《手稿》却 展现出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颇为一致的观点,即意 义是多元的、变化的甚至是无限的,因为符号与意义 的同一就使得意义不再是符号的附庸,符号变,则意 义变。
- 生命意义感:评价高校学生发展的新视角
生命意义感这一概念最早由荷兰心理学家弗兰克[14]提出,它强调人首要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追求生命的意义。 过往研究显示,大学生缺乏生命意义感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行为:作息时间紊乱、沉迷网络游戏、过度依赖手机等。
- 意义疗法的理论 方法与技术: 基于存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
意义疗法(Meaning Therapy,MT)以存在积极心 理学(existential positive psychology,EPP)为理论基 础,以构建个体生命意义为目的,实现生活正负两极 性的动态统一,从而解决个体心理困扰,获得心理治 愈与成长的一种整合性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(Wong,2010)。 存在积极心理学是存在主义心理学 (existential psychology
- 活出生命的意义 - Archive. org
由著名心理学家戈登· 奥尔波特为1962年版的 《活出生命的意义》 撰写前言很有意义, 而新版本的前言则是由牧师写的。 我们逐渐认可这是一本意义隽永的宗教书籍。 本书认为, 生活是充满意义的,人们要摈弃环境的侵扰, 学会追寻生活的意义。
- List of 214 official Chinese radical meanings
List of 214 official Chinese radical meanings List of 214 official Chinese radical meanings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