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- 丁玲(中国现代女作家)_百度百科
丁玲(1904年10月12日-1986年3月4日),女,原名蒋祎文,字冰之,又名蒋炜、蒋玮、丁冰之,笔名彬芷、从喧等,湖南省临澧县人。 曾就读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,中共党员,著名作家、社会活动家。
- 丁玲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丁玲 (1904年10月12日—1986年3月4日),原名 蒋伟, 字 冰之, 笔名 彬芷 、 从喧 等,女, 湖南 临澧 人,中国现代 女性主义 作家、社会活动家, 中国共产党 党员。 1904年10月12日,丁玲生于 湖南省 福县西乡黑胡子冲村(今 临澧县 佘市镇高丰村);父亲蒋保黔为清末秀才,在丁玲4岁时去世。 母亲 余曼贞 借钱读了 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,与 向警予 是要好的同学,从那里接受了很多新思想,后来在小学教书,经济拮据,常常把丁玲寄养在三舅父家。 1919年,丁玲小学毕业,考入桃源县的 湖南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预科,经历了 五四学潮。 与 王剑虹 同学。 1920年,转入长沙 周南女中,学校后来变得很保守,丁玲读了一年后退学。
- 丁玲:中国第一左翼女作家的生猛人生 - 知乎
1919年,在五四运动影响下,15岁的丁玲转入了长沙周南女子中学读书,这是湖南近代最早的女校之一。 办校宗旨——解放妇女,希望女性能够走出家庭谋求自立。 周南女中培养出了非常多的杰出革命女性,除了有前面提到过的向警予外,还有新中国第一届妇联主席 蔡畅。 丁玲在周南女中的同学,还有杨开慧,后来,她们还一起转校到了岳云中学。 丁玲的外祖母在临终前,曾将丁玲许配给了她的表哥。 于是,在丁玲中学毕业前夕,她的三舅,要求丁玲按照外祖母遗愿,毕业后就完成婚约。 【“我的身体属于我自己,未经过我允许的婚约,一概无效。 ”】 这直接触怒了一贯以家主自居的三舅,在几次冲突后,丁玲直接将她三舅以办慈善名义骗钱,虐待家中佣人等劣迹写成文章,投稿给《民国日报》,并且成功发表。
- 经典作家专刊——丁玲--文史--中国作家网
丁玲,原名蒋伟,字冰之,湖南临澧人,是中国现当代作家、社会活动家。 毛泽东在《临江仙·给丁玲同志》中写道:“纤笔一枝谁与似”“昨天文小姐,今日武将军”,指向的就是丁玲兼具作家与革命家的双重身份。
- 丁玲简介-- 丁玲纪念馆
丁玲 (1904年10月12日--1986年3月4日),原名蒋伟,字冰之,又名蒋炜、蒋玮、丁冰之,笔名彬芷、从喧等,湖南临澧人。 现当代文学名家、社会活动家、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。
- 《丁玲》原文、赏析、鉴赏 - 文学精选 - 品诗文
丁玲 (1904~1986),原名蒋袆文,字冰之,湖南临澧县人。 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。 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时年仅十五岁,积极参加游行、演讲、剪辫子等学生运动。 1921年与好友王剑虹为寻求真理赴上海,考入共产党人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和上海大学文学系。 1924年去北京大学作旁听生,次年与胡也频结婚,开始文学创作。 1927年在《小说月报》发表了《梦珂》,次年又陆续发表了《莎菲女士日记》和《阿毛姑娘》,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。 并与胡也频、沈从文在上海组织“红黑社”,出版《红黑》半月刊。 1931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任组织部长,主编左联机关刊物《北斗》。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 20世纪30年代初期创作有中篇《韦护》、《一九三 年春上海》、《水》等。
- 《丁玲传》:迄今最详实、最全面、最深度的丁玲传记
《丁玲传》:迄今最详实、最全面、最深度的丁玲传记 本书以详实的资料记述了丁玲从出生到病逝的传奇人生。 书中引用了大量书信、文件、讲话等第一手资料,生动记述了丁玲以“飞蛾扑火”般的执著追求理想,虽历尽坎坷大起大落,但矢志不移。 [详细]
- 丁玲 - 知乎
丁玲(1904年10月12日-1986年3月4日),女,原名蒋伟,字冰之,又名蒋炜、蒋玮、丁冰之,笔名彬芷、从喧等,湖南临澧人,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,中共党员,著名作家、社会活动家。
|
|
|